焦炭原理及檢測原理
發布時間:2020/12/28 17:46:10
煤炭焦化又稱煤炭高溫干餾,是以煤為原料,在隔絕空氣條件下,加熱到950℃左右,經高溫干餾生產焦炭,同時獲得煤氣、煤焦油并回收其它化工產品的一種煤轉化工藝。
為保證焦炭質量,選擇煉焦用煤的最基本要求是揮發分、粘結性和結焦性;絕大部分煉焦用煤必須經過洗選,以保證盡可能低的灰分、硫分和磷含量。選擇煉焦作煤時,還必須注意煤在煉焦過程中的膨脹壓力。用低揮發分煤煉焦,由于其膠質體粘度大,容易產生實高膨脹壓力,會對焦爐砌體造成損害,需要通過配煤煉焦來解決。
產品和用途:煤經焦化后的產品有焦炭、煤焦油、煤氣和化學產品三類。
測定原理
焦炭反應性是將制備好的焦炭進行烘干,稱取小于25mm大于23mm的焦炭試樣(200±2)g,將焦炭裝入反應器內,在1100±2℃的溫度下,與通入的CO2氣體反應2小時后,以焦炭質量的損失數與反應前試樣總質量的百分比表示,用符號CRI(%)表示。
反應后強度是將進行反應后剩余的焦炭,經I型轉鼓轉600轉后,大于10mm粒級的焦炭占反應后剩余焦炭的重量百分比,以符號CSR(%)表示。
分享到: |
上一條:球團粘合劑的成分結構
下一條:產品粘結機理